說明
一、為推展與提供國際化之學術交流平台,國立臺東大學謹訂於112年5月17日(週三)舉辦 「2023生活美學與美術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各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與先進、各科系(所)之教師、研究生踴躍參與論文投稿,共襄盛舉。
二、摘要徵稿時程:即日起至112年3月16日(星期四)截止,並於112年3月27日(星期一)公布摘要審查結果通知。
三、洽詢資訊:國立臺東大學,089-318855分機5704,吳先生。
校內外競賽展覽與研討會公告
說明
一、為推展與提供國際化之學術交流平台,國立臺東大學謹訂於112年5月17日(週三)舉辦 「2023生活美學與美術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各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與先進、各科系(所)之教師、研究生踴躍參與論文投稿,共襄盛舉。
二、摘要徵稿時程:即日起至112年3月16日(星期四)截止,並於112年3月27日(星期一)公布摘要審查結果通知。
三、洽詢資訊:國立臺東大學,089-318855分機5704,吳先生。
說明:
一、 研討會訂於112年5月17日(星期三)舉行,主要議題「視覺藝術新視野」,包括視覺藝術理論、美學、藝術教育、藝術創作、視覺設計與教育、藝術史、藝術政策與行政、藝術心理學以及藝術社會與文化理論等範疇,均歡迎投稿。
二、 研討會論文採全文審稿制,通過審查之優秀論文將推薦另經審查後收錄於「視覺藝術論壇」期刊。
三、 投稿相關表格及規定,請逕至視覺藝術學系網站下載,網址:http://www.ncyu.edu.tw/art/。
四、 聯絡人:研究生張渼棋,電話:0988-911371;系主任謝其昌,電話:0937-873329。
主 旨: 檢送本校數位設計學院辦理「2023創新數位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敬請惠予公告並鼓勵貴校師生踴躍投稿參與,請查照。
說 明:
一、 旨揭研討會舉行日期:112年5月26日(星期五)於本校E棟修齊大樓13樓念慈國際會議廳舉行。
二、 摘要投遞截止日期:112年3月5日(星期日)
三、 全文投遞截止日期:112年3月31日(星期五)
四、 徵稿子題:
(一)數位設計理論與發展。
(二)創新科技發展與應用。
(三)藝術與文化之數位創作。
(四)創新商品設計與實務。
(五)科技藝術與影像美學。
(六)媒體與設計相關議題等領域。
五、 相關投稿規定、投稿方式、審查通知以及研討會相關訊息請參照研討會官網:https://icidd2023.wordpress.com/home/。
六、 如對本研討會徵稿有任何疑問,請洽本院創新產品設計系吳啟華老師,email:icidd2023@gmail.com,電話06-2533131分機7401。
本活動邀請臺東工藝師及設計相關領域專業人士遴選至多 30 名學員參與營隊課程。
營隊期間,學員將分別進駐 5 間臺東工坊,採單一工坊固定導師制,搭配工藝師與設計
導師各一位;由專精於不同材質、技藝創作之工藝師教授材質運用與工藝技能,設計導
師則就相關設計概念與製作方向等給予指導建議。
透過密集式學習提升學員對材質、技法的了解與吸收,再運用創意將作品產出、參與
競賽。期間並將辦理國際專題講座,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參與,提供經驗分
享及交流機會,啟發學員更多思考面向,也培養全球觀點與視野並了解不同文化的工藝
設計內涵。
營隊最終日將舉行成果發表暨競賽頒獎,以學員學習表現、創作作品、成果發表等作
為決賽評審依據,角逐總獎金新臺幣 20 萬元,包含:金獎 1 件(8 萬元)、銀獎 1 件
(4 萬元)、銅獎 1 件(3 萬元),及工坊佳作 5 件(各 1 萬元)。
● 線上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111 年 6 月 15 日(三)17:00 止
● 入選公布及通知:111 年 6 月 28 日(二)
● 報名費繳交期限:111 年 7 月 11 日(一)
● 營隊時間:111 年 7 月 18 日(一)~111 年 7 月 28 日(四) 共計 11 日
● 成果發表暨決選頒獎:111 年 7 月 28 日(四)
*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及暫停或終止活動之權利,如受天災、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將視
情況調整期程、內容,另行公布於官網或粉絲頁。
活動官網:http://www.echotaitung.tw/crafttaitung/index.php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第五屆纖維創作獎」,自6月15日至24日將受理報名,公開徵選「生活類」及「藝術類」兩類作品,首獎最高可得12萬元,凡具備中華民國國籍的個人或團體均可報名,歡迎全國纖維工藝創作好手參與這場年度賽事,爭取豐富獎項與榮譽!
https://www.taichung.gov.tw/2041218/post
一、 緣起
本研討會主要以工藝創作或文化創意產業的成果及論述、學術等探討,對於相關領域的持續與開拓有著積極的意義。尤其是工藝與創意產業之間的互動,更是雙方面更新發展的企機,基於揉合創作與設計之間的矛盾,強調跨域互動的新概念。今年已邁入第九屆「工藝創作與文創設計學術研討會」,藉由全國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的成果發表及互動討論,推動工藝創作與文創設計的持續發展與革新。
二、徵稿主題與對象
徵稿主題 : 與工藝創作或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成果、論述,以及學術探討等文章,皆歡迎投稿。
徵稿對象:國內外大專校院設計相關系所之教師、研究生及從業者。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網站: https://crafts.ntua.edu.tw/website/seminar
聯絡方式:(T)02-2272-2181分機2129 呂助教
e-mail:peichun@ntua.edu.tw
連絡地址: 新北市22058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學系
活動內容: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執行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推動創新創業計畫,為培育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學生新秀,特辦理文具商品徵選與人才培育計畫,徵集文創設計新秀,媒合展銷點銷售本計畫輔導商品成果。本計畫透過專業輔導與實戰體驗課程,讓學生更多元且深入學習文化創意商品開發專業知識與技術,培育參與團隊文創商品開發實戰力。
主辦單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協辦單位: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1、申請資格
2、徵件主題:
A具禮贈品價值或質感之文具商品。
B.設計內容須結合台江國家公園特色,提出具創新概念之文具商品提案。
C.文具商品徵件品項如下:
3、產品限定材料:
4.重要時程:
111年3月16日9:00-16:00蚵仔農帶你出遊
111年3月17日9:00-16:00走讀安平,探索文化之初
111年3月22日9:00-16:00漁夫の日常*水水人生
5.報名資訊:
6.聯絡窗口:
競賽主旨
本設計競賽旨在發掘、培育具潛力與志趣於手提包設計之新秀,並鼓勵國人積極參與創新設計,而提供設計從業者技術交流機會與競技的舞台,以發揚台灣本土設計,進而發展出具體可行之創新產品成果,成為獨特的商品並呈現於國際市場,藉由此競賽作為行銷媒介拓展市場提升銷量,並為產業覓得創意人才與靈感,蓄積能量。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
協辦單位:台灣區手提包輸出業同業公會、台中市皮件產業科技發展協會
於報名期限內至競賽網站:http://designawards.bestmotion.com,手提包創新設計競賽專頁,註冊一組帳號及密碼,並完成參賽資料填寫後,由報名系統以電子郵件回覆線上報名完成通知信函後,始完成線上報名作業。
截至初賽收件截止日期前,參賽者可隨時至競賽網站進行初賽作品繳交或更新。凡上傳作品成功者,系統皆將以電子郵件回覆作品上傳信函(未收到表示作品未上傳成功,請參賽者務必留意,以免影響參賽權利)。初賽階段將評選出10組作品進入決賽,並備取數名。
入圍決賽者需先繳交決賽參賽同意書、智慧財產權聲明書、個資同意聲明書、參賽保證金(郵政匯票),參閱競賽網站下載專區,並完成參賽作品打樣與影片,始得以參加決賽評選。
正確日期及地點將公佈於競賽網站,並由執行單位發函通知決賽參賽者參與盛會。
年輕設計師請注意:
全新的改變及柏林頒獎典禮!
從現在起,2022 年 iF 設計新秀獎將由原來的一年舉辦兩次改為一年一次。
■ 採用兩階段評審方式:
階段1:線上初選
階段2:決選將於 2022 年 5 月 18 日在德國柏林進行
■ 2022 年 6 月 29 日至 30 日將在德國首都柏林為年輕設計新秀舉行頒獎典禮。
■ 您的概念作品將依實際設計作品之相同標準進行評分-無須負擔任何費用。
■ 其中更傑出的設計作品更有機會額外獲得由獎項贊助商提供總計 50,000 歐元的獎金。
■ 由國際設計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審團將授獎給予最優秀的作品,並進一步分配獎金。
您是否認為設計應該關注全球面臨的緊迫問題與難題?
您的學習經歷是否讓您了解設計實踐的第一步?
您是否願意向傑出的專家評委與全球觀眾展示您的創意想法?也許還能額外得到獎金的支持?
即刻起至 2022 年 3 月 16 日,免費報名參與 2022 年 iF 設計新秀獎!
相關資訊:https://www.ifdesignasia.com/pages/if-design-talent-award
網頁:
本次競賽主要目的為刷新平時印象中神明莊重威嚴的形象,重新以吉祥物可愛逗趣的新形象,吸引年輕世代的族群,讓其更加了解受天宮的歷史文化,消除與年輕族群之間的隔閡,期望藉由吉祥物來創造新的觀光景點,使所有人都耳目一新,重新認識受天宮。 玄天上帝為受天宮奉祀的主神,此次競賽主題將以玄天上帝為主。玄天上帝為明朝鎮邦護國之神,擁有消災解困,治水禦火,護持武運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而受天宮位於南投,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地化特色鮮明,歡迎將其皆運用在您的創意中。
凡是對設計創作有興趣者皆可參與,參賽件數不限團體不可超過三人,且不可跨隊報名作品須擁有合法著作權,亦須為尚未發表之作品
以具有簡明之獨特造型,且必須含有象徵「玄天上帝、龜、蛇」的意象,可透過此意象傳達松柏嶺受天宮之玄天上帝的文化意涵及其特色;創作設計也需包含在地化之元素,如:松柏、茶葉等,來宣揚南投名間鄉在地文化及其特色。
提出兩至三款周邊商品之應用概念,以確定此吉祥物具有可擴充運用之可行性。
搭配造型創意,並提出一句朗朗上口的Slogan來代表玄天上帝吉祥物,字數 20 字以內。
需具有可實體化的之可能性,作品須繪製三視圖。並可適用於平面、立體、電子媒介之傳播與再創作。
賽制共分為初審及決賽兩個階段,評審將以不同階段的評審標準進行綜合評選。
初審:
決賽:
將由評審委員會依據上述評選標準以公正、公開進行評選,評選方式為兩個階段,分別為初審以及決賽,得獎名單將公佈於受天宮網頁。
1名(組)
獎金 60,000 元
茶米香/茶二指/慕尼黑巧克力工坊/微熱山丘贊助禮品、獎狀乙張。
1名(組)
獎金 40,000 元
茶米香/茶二指/慕尼黑巧克力工坊/微熱山丘贊助禮品、獎狀乙張。
1名(組)
獎金 20,000 元
茶米香/茶二指/慕尼黑巧克力工坊/微熱山丘贊助禮品、獎狀乙張。
1名(組)
獎金 20,000 元
茶米香/茶二指/慕尼黑巧克力工坊/微熱山丘贊助禮品、獎狀乙張。
5名(組)
獎金 10,000 元
茶米香/茶二指/慕尼黑巧克力工坊/微熱山丘贊助禮品、獎狀乙張。
15名(組)
獎金 5,000 元
茶米香/茶二指/慕尼黑巧克力工坊/微熱山丘贊助禮品、獎狀乙張。
3名(組)
獎金 5,000 元
茶米香/茶二指/慕尼黑巧克力工坊/微熱山丘贊助禮品、獎狀乙張。
2021 年 4 月 10 日至 2021 年 5 月 15 日止
參賽者以線上報名的方式來繳交作品及報名相關之資料。
2021 年 5 月 17 日至 2021 年 5 月 23 日
邀請評審委員審查所有參賽作品,並選出 60 件入選作品。
2021 年 5 月 25 日
於受天宮官方網站及Facebook粉絲專頁公布 60 件入選名單。
2021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13 日止
參賽者以線上繳交的方式來提供決賽所需作品資料。
2021 年 6 月 15 日至 2021 年 6 月 21 日
請網友於 60 件入選中,投票選出 3 名最受歡迎者。
2021 年 6 月 16 日至 2021 年 6 月 20 日
邀請評審委員審查依照評選標準的第二階段,從 60 件入選作品選出 23 組獲獎者。
2021 年 6 月 23 日
於受天宮官方網站及Facebook粉絲專頁公布獲獎名單。
2021 年 7 月 10 日
將於2021 年 7 月 10 日在松柏嶺受天宮舉行頒獎典禮,邀請入圍者共同至現場共襄盛舉,屆時會播放得獎作品,請獲獎者於當天準備簡短的介紹、得獎感言,包含製作理念,作品設計介紹。
※備註:頒獎典禮前一天若有住宿需求,主辦單位會協助安排,詳細資訊會於公布入選名單後寄出相關事項給入選者。
如欲報名參賽,請至獎金獵人活動平台上報填寫資料並上傳作品,即可完成報名。
主辦單位
松柏嶺受天宮協辦單位
允諾整合行銷贊助單位
TEATOP台灣第一味
茶2指茶業故事館
茶米香民宿餐廳
微熱山丘
慕尼黑巧克力
壹、活動宗旨
為鼓勵年輕學子以自身創意或所學專長,學習與農村社區居民互動共識,參與或協助農村社區公共事務,並在社區推動農村再生的過程中提供協助,藉此瞭解農村、農民及農業等,引導更多年輕人以全新思維及技術,創造永續農村。
貳、主辦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參、合作單位
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肆、報名資格
各公私立大專院校學生(大學部、研究所均可),以系(所)為單位,每隊成員 6-10 人及主要指導老師 1 人。每隊主要指導老師不得重複,共同指導老師不在此限。跨校組隊亦可報名參賽,須指定一所大專院校之系(所)作為代表報名參加。
詳細内容:https://www.swcb.gov.tw/News/news_more?id=eb825c67c2db447faabf6f15e62609fc
為加速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協助台灣傳照明產業轉型,行政院推行「傳統產業維新方案及推動計畫」,期許透過注入設計美學、文化意象等維新元素,以提升台灣照明產業之價值。「鐙烜獎」燈具設計競賽自2015年首辦迄今已順利完成五屆,獲獎作品充分落實創意美學元素,經由相關單位積極投入規劃與籌辦,本獎項儼然已成為台灣照明燈具設計首屈一指之競賽指標,亦有諸多學子投入照明產業大展才華,並將新一代創新設計思維導入傳統燈具燈飾產業,強烈的衝擊亦激發出無限潛力與未來希望。台灣區照明燈具輸出業同業公會積極承擔業界領頭羊之責任與期許,扮演產業界資源與學術界人才之媒合橋樑,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甫自2020年開始承接此競賽,將「燈具設計」定調為培育新一代設計人才進入照明業之核心軟實力,引進外觀美學與概念技術以構成理性與感性之完美融合,並將「光品質」作為活動設計主軸,希冀藉此強化台灣照明產業競爭力及提升國際能見度。